同感与人格 埃迪·施泰因的交互主体性现象学研究
删除本页内容丛书:纯粹哲学丛书
作者:郁欣
ISBN:1978-7-214-19122-92
关键词:埃迪·施泰因-现象学-研究
页数:215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6
本书2025年7月31日可阅读或下载
获取百万图书地址方式一:复制链接到微信、QQ群,24小时内有50人访问即可显示
,当前已有0人访问
登录查看百万图书电子书免费阅读或下载地址(每日更新) 216.73.216.154
诺塔[JanH.Nota)曾经抱怨,在施皮格伯格的皇皇巨著《现象学运动》中给胡塞尔在弗莱堡的第一个女助手施泰因的位置只有短短的一页半。的确,在晚近出版的莫兰的《现象学导论》中依然没有施泰因的身影。长期以来,在现象学运动中,施泰因首先都只是作为胡塞尔的助手而为人们所熟知,而她本人对于现象学的基本理解并没有得到重视。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这也可以归咎于施泰因本人思想发展与相关著述的特点。 如果撇开施泰因在当胡塞尔私人助手期间为胡塞尔加工或撰写的两篇文字不论,实际上,施泰因在其整个现象学时期都很少有对现象学或者现象学方法本身的较为系统的集中论述。当然人们也可以在《论同感问题》的开篇以及《哲学导论》的开始章节读到一些有关她的研究所使用的现象学方法的简要说明。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施泰因的现象学时期,主要是在使用现象学方法来从事对具体的“现象”或“实事本身”的现象学研究,比如对同感问题、对动机引发问题、对个体和共同体的问题以及对国家问题等的现象学研究,这些研究最终当然都与“人格之建构”这一根本问题或“生命项目”相关。 bsp……
埃迪·施泰因-现象学-研究
留言内容
1.如果要找《同感与人格 埃迪·施泰因的交互主体性现象学研究》,可以尝试去图书馆。
2.本页面文字和图片内容来自于http://m.5read.com/。
3.封皮图片地址:https://cover.duxiu.com/coverNew/CoverNew.dll?iid=696c676f6d6a676b6b6f5ea6a797af99ac9daaa599aaa337383336393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