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删除本页内容

丛书:华交法学文库

作者:卢群

ISBN:1978-7-5764-1859-02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

页数:269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2

本书2025年8月1日可阅读或下载

获取百万图书地址方式一:复制链接到微信、QQ群,24小时内有50人访问即可显示

,当前已有0人访问


环境合作治理理论突破了政府单一治理环境的局限,由政府、社会、市场三大主体合作开展环境治理。在合作治理过程中,由于治理主体理念的偏差、治理责任划分的模糊、体制机制的不畅以及其他客观情势的变化,常常会出现生态环境受到损害后不能得到及时救济而引发环境治理纠纷的现象。环境治理纠纷的产生或难以解决,某种程度上来看是环境治理纠纷解决机制缺乏系统性。系统的纠纷解决机制具有各制度间功能互补、衔接有序、解决途径多元的特征。环境治理纠纷解决机制作为一种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机制,从根本上是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就应当使环境治理纠纷解决机制保障的利益与生态系统的利益具有同一性,用生态伦理道德观念作为构建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理念,使纠纷解决制度的确立不仅要解决人与人的纠纷,还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终极目标。为满足复杂、多样化纠纷的解决,纠纷解决制度应该是功能互补且多元化的,既包括传统的诉讼制度,也包括环境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既包括上级政府的协调,也包括政府作为权利人的磋商,等等。环境治理纠纷解决机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制度间有机衔接是机制顺畅运行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机制的系统性构建中要注重磋商与环境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程序衔接,避免出现纠纷解决制度的碎片化和相互抵牾的现象。周边环境因素对系统的影响是重要的,客观情势变化下环境治理纠纷解决机制的运行仍可能无法有效解决纠纷,此时需要在纠纷解决途径之外构建强有力的保障制度,为环境治理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运行和纠纷的顺利解决保驾护航。

生态环境保护

留言内容
发布留言


用户须知:

1.如果要找《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纠纷解决机制研究》,可以尝试去图书馆。

2.本页面文字和图片内容来自于http://m.5read.com/。

3.封皮图片地址:https://cover.duxiu.com/coverNew/CoverNew.dll?iid=6b686165676a616a676458a0a191a993a697a49f93a49d3831313032343432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纠纷解决机制研究.pdf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ocx